腘绳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胭绳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股后部的肌肉称为胭绳肌,包括外侧的股二头肌及内侧的半腱肌和半膜肌。它们的触发点常出现于股后中部和下部,呈多发性。
半腱肌和半膜肌触发点的牵涉痛集中在股上方、臀皱褶的位置,弥散到几乎整个股后内侧和小腿后内侧。股二头肌触发点的牵涉痛集中在胭窝和其上下,从股后中部向股后上外侧弥散,也有一小部分向小腿后上部弥散。患者行走时疼痛、跛行。坐位时,患者感觉臀部、股后上部和膝后部不适。当从坐位起来时,患者常感到疼痛,特别在跷二郎腿后。 此时,患者在站起时,试图用上肢和肩带推起;由于常常对这些部位的超负荷,会造成长久存在的肌肉触发点。 股二头肌的触发点常常使患者夜醒,造成夜间睡眠不足。患者常会忘记疼痛起源的位置,而代之主诉股四头肌,即股前部的疼痛;这是阳为胭绳肌触发点的肌肉短缩造成股四头肌超负荷工作导致其触发点的活化
一旦股四头肌触发点活化,那么牵涉痛的位置会发生改变,这就是临床上产生的牵涉痛改变的规律,其他部位的也会有这种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胭绳肌的触发点不消除,股四头肌触发点的疼痛会永不消失。 就像中斜方肌和菱形肌触发点不消除,胸大肌触发点永去不掉一样。
怀疑患者有胭绳肌触发点,临床医师可以让患者双腿伸直坐在床上。此时,如果坐位时患者烦躁不安,有可能存在股后部胭绳肌的触发点存在,特别在膝后、股部和下臀部有疼痛时。 如果患者再有坐姿时喜欢跷二郎腿或出现行走疼痛,就更进一步说明有胭绳肌触发点的活化;或者患者坐时喜欢前倾,或用手臂支撑,以减轻对坐骨结节的压力;此时,检查者应该检查患者是否有骨盆畸形和过小,或者短小下肢的可能。 胭绳肌的张力过度常常是躯干前屈伸膝而不能用手摸到大脚趾的原因。胭绳肌有触发点明显限制了直腿抬高试验。 当直腿髋屈曲时,该肌触发点会引起下臀部、股后部和膝后的疼痛,同时检查者可以感到胭绳肌的张力,因此,股部不能被抬高,以及包括100的骨盆倾斜,一般抬高的角度小于80%。 同时,给予加强试验时,股后部或下腰部疼痛呈阳性,说明了腰神经被牵拉的疼痛;如果疼痛在小腿则触发点在腓肠肌;但是这个加强试验不会影响胭绳肌,所以有胭绳肌触发点时,该试验呈阴性。
患有胭绳肌触发点,患者会有骨盆后倾,腰椎生理曲度变平,头部前倾,以致引起上部躯体的肌肉紧张。 因此,通过检查,上部躯体肌肉如果有触发点,有时还需要治疗下部。
[病因病机]
1.大腿后侧肌群外形细长,肌腱部分亦较长,因而收缩与弹性较小。没有活动开或过度被动牵拉时,极易损伤肌纤维或肌腱。
2.跑步、跳跃、体操、舞蹈等运动,如压腿、踢腿等动作,使胭绳肌猛烈收缩或过度牵拉,极易使该肌起止点处撕伤,甚至肌腱断裂、出血、水肿、渗出等,易形成瘢痕、粘连,压迫周围神经、血管而产生症状。
3.外伤使膝关节畸形,股骨和胫骨骨折、膝关节稳定性差,胭绳肌长期受到不平衡力的牵拉,造成慢性劳损,形成软组织损伤的系列症状,影响膝关节屈伸,日久肌肉挛缩。
[临床表现]
1.急性损伤者大腿后侧,臀部及胭窝部疼痛、肿胀,局部有淤斑,行走时疼痛加重,有时可向前、向下放射。
2.陈旧性损伤及慢性劳损者,伸直抬腿时疼痛,由半蹲位站起时困难,上楼时患肢无力,髋关节活动范围缩小,膝关节可屈曲呈一定角度而难以伸直或伸直时疼痛,不能久立、久行,受凉时加重。
[诊断要点]
1.有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
2.大腿后部肿胀、酸困、僵硬或皮下有淤斑,局部压痛明显。
3.下肢伸直困难,胭绳肌起止点可触及痛性结节。
4.胭绳肌肌肉牵拉试验(+) 即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即胭绳肌被牵拉而产生疼痛。
5.胭绳肌肌肉抗阻试验(+) 患者俯卧位,患侧膝关节屈曲至90。,治疗者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按压小腿下段,令患者尽力屈膝,如疼痛加重,或屈膝无力即为阳性。
[注意事项]
注意治疗与小腿三肌共发的触发点:坶趾长伸肌、母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胫骨前肌、趾伸肌的触发点。
[胭绳肌自我牵张方法]
1.坐于床上,直腿,躯干前屈,用手去抓脚趾。
2.单足站立,将患侧下肢搭于80~90cm 高的凳子上,躯干前屈压腿。用这两种方法锻炼,需双腿伸膝,躯干前屈,用手去摸大脚趾,以检查锻炼是否到位。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